槓桿投資工具,都允許投資者以相對較小的資金來控制更大的市場價值。
主要包括期貨、期權、槓桿型交易基金及差價合約,此外,股票市場的融資融券也屬於槓桿交易的一種。
下面將分別介紹下四類可以開槓桿的投資工具。
1、期貨
期貨(Futures)是交易雙方承諾於未來某一特定時間,以預先約定好的價格,進行買入或賣出。交易集中在期貨交易所,以『標準化合約』進行買賣。舉例來說,許多跨國貿易公司企業也會透過期貨的方式進行避險操作。交易標的可以是外匯、大宗商品、股票指數等。例如,常見的期貨有
金屬 (如黃金期貨、銀期貨、鋁期貨)
指數期貨 (如道瓊工業指數、S&P 500標普指數、那斯達克指數、恆生指數etc.)
農產品 (如小麥、大豆、棉花期貨等)
能源 (如石油、天然氣、原油、煤炭期貨)
期貨合約內容會載明標的物、價格、到期時間等資訊。在到期日之前,交易者可以選擇平倉或展期。結算日時,不論當時期貨的價格為何,都將以現貨市場的「結算價」進行結算。這意味著如果現貨市場出現劇烈變動,期貨交易者可能面臨無法預測的結算價格。
延伸閱讀:期貨玩法及交易教學|我要怎麼玩期貨? 有什麼風險?
2、期權
期權,又稱為選擇權(Option),是一種憑證,使投資人在未來可以特定價格買賣商品。和期貨不同的地方在於,期貨較為簡單,基本上就是看多做多,看空就做空。然而選擇權則包含了履約價格、契約乘數等內容,甚至需要了解殖利率、選擇權籌碼等,較為複雜。
3、槓桿型交易基金
ETF市場中會時常看到『槓桿型ETF』、『槓桿兩倍、反向一倍ETF』、『單日正向兩倍ETF』等術語。這些其實都是所謂的槓桿型交易基金。
槓桿型ETF適合較為積極型的投資人進場操作。然而要明確,槓桿型ETF在趨勢來臨時表現倍增,然而股票盤整、震盪時則不利其報酬率。因此操作上以短期策略為主。
此外,槓桿型ETF最為人詬病的就是『高交易成本』。一般來說其交易成本為期貨交易的10~15倍。也許你自己買期貨會更划算?當然,有些人可能將方便性列入考量,如果是這樣,請務必注意以上提到的幾個特點。
4、差價合約(CFD)
差價合約(Contract For Difference, CFD)目前在海外券商平台來說應是最常見的一種交易模式。它允許交易者以簡便的方式進行雙向交易(做多、做空),無需持有實際資產或進行複雜的融資融券,也不會像期貨一樣有結算日,無需考慮轉倉等問題。差價合約不是標準化合約,不在集中交易所交易。各券商平台提供的交易條件可能不同,產品比較多樣化,合約規格彈性大。
差價合約透過保證金的方式,可以交易全球各種資產,如股票、貴金屬、原物料、指數、外匯、加密貨幣等。
舉例來說,如果亞馬遜一股為113.19美元,若在Mitrade平台上選擇開20倍槓桿交易,此時只需負擔5.66美元就能交易一股亞馬遜股票。
(在Mitrade下單交易亞馬遜股票)
無論選擇哪種槓桿交易工具,使用槓桿即意味著借入資金,交易者勢必得注意爆倉風險,準備充足的資金。交易者不管是選擇1倍或20倍槓桿,都要提前將停損、停利點設置好,讓價格漲或跌至某一點時自動平倉,可以及時鎖住利潤,或限制虧損。